a毛片在线播放_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乐播_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视_136国产福利精品导航

資材業農化頻道 | 溫室頻道 | 飼料獸藥頻道 | 農業機械 種植業蔬菜頻道 | 水果頻道 | 園林頻道 | 茶葉頻道 | 大田頻道 | 藥材頻道 養殖業水產頻道 | 畜牧頻道
| 農業網主站 | 注冊 | 登陸 | 取回密碼 | 郵件 | 人才 | 展會
熱點搜索: 鐵觀音 普洱 巖茶 紅茶 綠茶 烏龍 茶具
茶葉網首頁 > 茶葉資訊 >政策法規 > 正文

政策法規

福建省政府釋放利好政策 增強茶產業綜合競爭力
茶葉網 來源: 互聯網 時間:2015/1/5 【  】 【打印】【關閉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進一步提升我省茶產業發展水平,增強茶產業綜合競爭力,到2018年,在全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60萬畝、毛茶產量40萬噸基礎上,立足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條、做響品牌、提質增效,實現茶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目標,特提出以下措施:

  一、建設生態茶園,提升茶葉品質

  加強茶園水土保持,大力推廣茶園植樹、梯壁種草、套種綠肥等技術,完善配置茶園道路、蓄水池、滴(噴)灌系統等基礎設施,推廣茶葉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到2018年,全省改造完成40萬畝標準化生態茶園,省級以上財政對生態茶園建設給予每畝不超過2000元的補助。責任單位:省農業廳、財政廳,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推廣茶葉機械,降低生產成本

  優先將茶園采茶機、修剪機、微耕機和水肥一體化設備列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享受補貼政策。推廣茶葉初制加工不落地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線,重點扶持購置碳纖維遠紅外地暖溫控萎凋設備、自動化萎凋設備、離地曬青晾青等茶葉加工機械。到2018年,全省建成100條茶葉初制加工不落地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線,省級財政給予每條生產線總價3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補助。開展茶葉初制加工廠清潔化改造,實現加工環境、設備和燃料清潔化。到2018年,全省完成1000家茶葉初制清潔化加工廠改造,省級以上財政給予每家20萬元的補助。(責任單位:省農業廳、財政廳,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拓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開發茶飲料、茶日用品和茶保健品,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茶有效成分,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茶葉資源綜合利用率。力爭到2018年,全省培育10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100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茶葉精制和深加工企業,建成100條茶葉精深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對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工業穩定增長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2〕28號)給予技改資金補助。(責任單位:省農業廳、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

  四、構建監管平臺,確保質量安全

  建立農藥經營單位、使用單位和使用品種的實時監控信息化平臺,對銷售和使用的農藥實行動態管理。2014年,在全省26個茶葉主產縣(市、區)開展農藥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省級財政一次性給予每個縣(市、區)5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農業廳、財政廳、供銷社)

  持續推進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將茶葉類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茶葉類縣級以上龍頭企業和列入省級規范社名錄的農民合作社,分別于2014年底、2016年底全部納入省級可追溯平臺管理,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農業廳、財政廳、食品藥品監管局)

  五、創新經營模式,拓展發展空間

  加大茶葉品牌宣傳力度,大力支持品牌建設,鼓勵茶葉企業、農民合作社培育和創建馳名商標,支持烏龍茶、紅茶、綠茶、白茶、茉莉花茶等優勢區域品牌進一步做強做大。對工商部門新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省級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鼓勵茶葉企業、農民合作社整合資源和市場,組建產銷聯盟或產銷集團;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上市。對進入上市輔導期的茶葉類龍頭企業,省級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財政廳、商務廳、農業廳,省工商局)

  鼓勵茶葉企業、農民合作社開展電子商務拓展國內外市場,開發適宜網絡營銷的產品,支持B2B2C(供應商到電商到顧客)、O2O(線上與線下互動)等電子商務模式發展,推進茶葉跨境電子商務。對符合條件的茶葉企業,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閩政文〔2014〕157號)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責任單位:省商務廳、財政廳、農業廳)

  大力挖掘、弘揚茶文化,積極開展茶事、茶藝活動。支持茶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開發推廣茶園生態觀光游和茶文化體驗游。加強對外交流,學習借鑒其他產區的先進經驗,不斷增強茶產業競爭力。(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農業廳、文化廳、旅游局)

  六、強化服務保障,增強發展能力

  設立省級現代農業貸款擔保基金,將符合條件的茶葉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納入扶持范圍。支持農民合作社、茶葉行業協會建立茶葉生產擔保基金,為成員提供貸款擔保服務,縣級財政為茶葉生產擔保基金注入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金。加快推進山地茶園的林權登記工作,完成林權確權登記的茶園,可通過林權交易、抵押、流轉等方式進行融資;開展茶園經營權和大型茶機具抵押貸款。鼓勵成立茶園資產評估機構,開展茶園資產評估工作,其評估報告可作為銀行貸款的參考依據。(責任單位:省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監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武夷學院、安溪茶學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加強與企業合作,加大茶葉生產加工環節重大技術研發力度。支持涉農高校加強茶葉學科建設,加快培養一批集生產、營銷、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茶業人才。繼續將茶葉類專業納入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給予重點扶持,并依托農業大中專院校、龍頭企業等加快培養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

茶葉網編輯:agronetdln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茶葉網(www.huayiqh.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茶葉網”(www.huayiqh.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茶葉網(www.huayiqh.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茶葉網(www.huayiqh.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茶葉網(www.huayiqh.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茶葉網”(www.huayiqh.com)聯系。

熱點新聞

·婺源綠茶:千年茶鄉的匠心之作
·勐臘縣: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陜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續寫香茗傳奇
·湖南雙牌:苦瓜紅茶受歡迎(圖)
·臨滄創新思路造“天下茶倉”(圖)
·云南綠春縣:一片茶葉的“致富經”(圖)
·信陽浉河區:茶鄉的“扮靚秘方”(圖)
·上半年農民收入增6.6%,農業農村經濟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