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慶市懷寧縣清河鄉油茶種植大戶段突擊來說,自2012年承包荒山從事油茶種植以來,經過多年的辛苦,如今進入盛果期的油茶林每年畝收益達到2000元。近年來,與段突擊一樣,安徽省油茶種植區域的眾多農戶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期望多年努力換來較好的收成。
市場價保持穩定“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我省油茶主產區油茶干籽市場收購價每斤在12—14元之間,薄殼山核桃市場收購價格每斤約20元。 ”省造林經營總站肖斌副站長向記者介紹,在油茶和薄殼山核桃兩大木本油料品種中,只有油茶具備一定規模的穩定產量,薄殼山核桃還沒有量產,估計3—4年之后,薄殼山核桃才能形成有效產量。
記者了解到,目前進入結果期的油茶樹面積只有百萬畝左右,每年省內產出的油茶果遠遠不能滿足加工廠家的需求。同時,我國90%以上的食用植物油是從油菜籽、花生、大豆等草本油料中榨取的,要拿出更多的耕地發展油料生產不大可能。因此,大力發展木本油料,可有效增加優質食用油供給。
據林業部門初步測算,我國主要木本食用油生產潛力在1000萬噸以上,相當于2.5億畝耕地的油料作物產量(按油菜平均畝產50公斤計算)。全國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省可用于發展木本油料的荒山荒地、沙荒地、采伐跡地、四旁等其它用地面積337萬余畝,可造林潛力巨大。
種植回報期長
宿松縣新神農油茶種植社負責人余春枝從2010年開始從事油茶種植,如今油茶園面積已發展到1600多畝。她告訴記者,近年來,油茶果的市場銷售價格在1.3—2.5元/斤之間,進入盛果期的油茶林平均畝產油茶果1700—1800斤。以平均單價2元計算,油茶園平均每畝產值在3400元以上,扣除各項投入,農戶每畝毛收入在2200元左右。
祁門縣渚口鄉油茶種植戶倪榮華對記者說,以每株油茶樹產果15斤和保守的2元/斤市場收購價計算,每畝110株油茶樹產果量約1650斤,畝產值約3300元,扣除450元的年投入,每畝毛收入2800多元(不計土地成本和自身人工)。
“油茶樹一般第六年開始產果,第八年就進入盛果期,其產果期可以維持30—50年。 ”肖斌告訴記者,每畝油茶樹可以產出干籽150—200公斤,4斤干籽產出1斤茶油,以油茶干籽市場收購價12元/斤計算,保守估計,每畝產值1800元。農戶如果能夠堅持下來,后期收益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精心撫育保收成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農戶油茶林撫育管理粗放,整形修剪等田管措施等未做,這就會影響到油茶樹后期產量的穩定。 ”肖斌對記者說,油茶果的最佳采收期是每年霜降和寒露,但一些農戶盲目提前采收期,這也會影響到油茶產量。
記者從林業部門了解到,油茶林栽培管理較為粗放已成為其發展瓶頸,油茶樹等木本油料的栽培技術、栽植模式、品種配置、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尚需林業技術人員進一步指導林農加以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