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福建省旅游局確定了12個縣市試點全域旅游,分別是德化、周寧、福鼎、邵武、建寧、南靖、華安、永安、南平建陽、莆田城廂、尤溪、永泰。針對全域旅游發展情況。近日,記者相繼到南靖、周寧、華安和福鼎等縣市進行采訪。記者了解到,12個全域旅游試點縣市中,除了莆田市城廂區外,其余的11個縣市都是國內著名茶區,如德化產紅茶、周寧產高山云霧茶、福鼎產白茶、邵武產碎銅茶、南靖產丹桂、建寧產過坑茶、建陽產水仙茶、尤溪產湯川普濟茶、永泰產綠茶,華安是全國第二大鐵觀音生產基地。采訪中,這些縣市的有關人士建議,可將茶文化融入全域旅游之中,以茶為媒,共同打造出以各自特色茶產品為基調,以11個縣市聯手為格局的“茶文化”大旅游圈。這樣既能推動這些縣市茶產業的發展,也能讓全域旅游更具活力。
另辟“茶”徑
全域旅游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發展全域旅游,是適應旅游業發展新形勢的客觀需要,是實現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的內在要求,是優化旅游空間配置、開辟旅游業發展新空間的有效途徑。
周寧縣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清旺說,中國傳統茶文化已逐漸走向國際,伴隨而來的茶文化之旅也是方興未艾。我省地處東南沿海,連接長三角和珠三角,與臺灣省隔海相望,是我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2016年,我省茶葉種植面積逾355萬畝,茶葉產量占全國的18%,茶產業綜合產值近900億元,產量、產值均位居全國第一。福建所產茶葉品種豐富,如鐵觀音、大紅袍、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武夷巖茶等,并且茶區多分布于山清水秀之地,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另一方面,我省深水海港、國際航空港和鐵路、公路等綜合運輸網絡十分完善。因此,我省發展茶文化旅游,各種條件得天獨厚。
在這11個縣市中,福鼎(21萬畝)、華安(16萬畝)、南靖(12萬畝)、周寧(10.9萬畝)的茶葉種植面積都超過了10萬畝;余下的7個縣市,除建寧外,茶葉種植面積都超過了3萬畝。這11個縣市初步具備了聯手開發茶文化旅游的基礎,若能實現合作,我省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茶文化旅游省。
華安縣政協委員陳雅蓉說,茶文化旅游將茶區與景點聯系在一起,以茶為載體,讓游客在游覽的同時,觀賞民俗茶藝、品味文化名茶,悄然融入福建逾千年的茶文化歷史積淀中。茶文化旅游品位高,又具獨特魅力,在旅游市場競爭中具有其他旅游產品無法比擬的優勢,有助于提升福建茶文化的內涵,進一步促進我省旅游業的發展。
2016年,全國干毛茶產量約為243萬噸,茶葉市場已出現產大于供、供大于求的局面,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增大。茶文化旅游是提升茶葉品牌、增加茶葉銷售的有效渠道,在此背景下,它理應成為茶業突圍的另辟之徑。
“融”升品位
陳雅蓉說,“看、玩、吃、喝、住”的旅游五要素與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游客親手制作鐵觀音茶為例,茶葉的制作需要經過采摘、萎凋、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時間起碼要1天以上。如此一來,“茶產業+旅游業”就可以很輕松實現“過夜游”,不但令茶農增加了收益,旅游附加值也能得到極大提升。11個縣市如果能根據各自特點,設計不同的茶事旅游產品,形成多層次消費,就能培育出一批高品位的具有客戶黏性的消費群體,有助于我省茶產業轉型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望勝出。
福鼎是“茶產業+旅游業”最大的受益者。近年來,立足于寧德境內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的優勢,福鼎大力推動茶文化旅游的發展,通過游覽茶山、考察茶園、參觀茶業建筑,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嘗和購買名茶,欣賞茶歌、茶舞、茶戲等,做大做強“福鼎白茶”這一品牌。
福建品品香茶業董事長林健驕傲地說,這幾年,白茶價格一路走俏,2017年,福建白茶產區茶青價格總體比去年上升30%,茶農成了“茶產業+旅游業”的最大贏家。在2017中國茶葉大會上,“福鼎白茶”品牌價值被評估為35.53億元。
茶文化旅游的拓展,助推了福鼎旅游產業騰飛。2016年,福鼎全市累計接待游客576.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77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0.3%和23.0%。
走在南靖縣書洋鎮楓林村的“情人山”萬畝茶園里,滿目蒼翠,令人心曠神怡。這里是高山茶葉品牌“南壺香”的產茶基地,也是集茶園休閑觀光、采摘品茗、垂釣娛樂和德育實訓為一體的戶外活動大觀園,每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
南靖縣茶葉協會會長張榮仁說,南靖縣緊抓本地氣候、地理、資源的優越條件,將茶產業與旅游產業緊密合作,極大提高了“南靖土樓高山生態茶”的知名度。
業界人士建議,11個全域旅游試點縣市,如果能在相關部門指導下,設立富有特色的“福建茶文化之旅”旅游線路或目的地,根據不同的主題開發不同的旅游項目,例如自然主題項目:參觀茶園、采茶、制茶、學習茶道和茶藝等;文化主題項目:了解當地茶史、體驗茶風俗、欣賞茶藝表演、猜茶謎、唱茶歌、聽茶戲、吃茶宴等,由“玩”到“思”地體會我省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游客產生認同感,從而提高我省茶文化旅游知名度。茶文化旅游做大做強后,將有力促進我省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大幅度提升我省文化旅游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