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過后,雨后初晴,湖北恩施州鶴峰縣木耳山茶葉基地,云霧繚繞,茶農搶采秋茶。走馬鎮杜家村村民谷臣鶴,將他采下的一筐茶葉送往工廠加工,過不了多久,這些茶葉就將沿著“一帶一路”銷往歐洲、非洲,為當地民眾奉上一杯杯醇厚的香茶。
這些新采摘的秋茶,加工運到武漢后將“分道揚鑣”:一部分進入陽邏港,乘駁船到上海港,經馬六甲海峽,渡印度洋,穿蘇伊士運河,過地中海,到達目的地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港;另一部分乘火車至新疆,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再到俄羅斯等歐洲國家。
湖北省鶴峰鑫農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吉然說,借助“一帶一路”東風,公司產品銷往亞、非、歐3大洲11個國家。今年1月份至9月份,出口創匯370萬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00萬美元。接下來,將重點打造遍布全球的營銷網絡,將在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增設2個辦事處,開拓當地市場和保障售后服務,籌備建設跨境電商平臺。
鑫農公司客戶、撒哈拉進出口公司納比勒說,來自恩施的茶葉產品滋味好,十分符合沙漠地區人民的口感,廣受歡迎。“這里的茶葉價格不貴但滋味純正,湯色明亮。”另一客戶、阿索爾公司伊斯馬爾也說,來自鄂西深山的茶葉物美價廉,適合大眾消費,在阿爾及利亞頗具知名度。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恩施茶企和鑫農茶葉公司一樣,在“一帶一路”上投資布局,成為中國茶葉進軍國際市場的生力軍。例如,利川金利茶業有限公司走出國門,在摩洛哥投資建廠,目前5條生產線全部建成,日包裝綠茶達15噸,同時正著手在英國建立紅茶銷售點,并與黑龍江企業聯合組建營銷公司共同開拓俄羅斯紅茶市場;宣恩縣宣桃茶葉有限公司擁有出口茶園備案基地1萬余畝,產品主銷瑞典、摩洛哥、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
恩施州州長劉芳震介紹,恩施州現有茶園147萬畝,茶業綜合產值達110億元,茶葉基地總規模位居全省第一位,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富硒茶基地,鑫農等17家公司的茶葉搶灘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摩洛哥等國際市場,年茶葉出口創匯3200萬美元。
恩施州擁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表層含硒土壤分布面積2.3萬平方公里,占全州國土總面積95%以上,第十四屆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大會授予恩施市“世界硒都”稱號。恩施州委、州政府準確把脈硒產業,將富硒茶等作為打造特色產業發展增長極的重要抓手,力促茶產業主動與歐美對標,向國際行業靠攏,以綠色純天然國際化為支撐,借力“一帶一路”建設拓展相關國家市場。